【风土人情】
哭 嫁
土家姑娘的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。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哭起,有的要哭一月有馀,至少三、五日。土家人还把能够唱哭嫁歌,作
爲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。哭嫁歌有“哭父母”、“哭哥嫂”、“哭伯叔”、“哭姐妹”、“哭媒人”、“哭梳头”、“哭戴花”、“哭
辞爹离娘”、“哭辞祖宗”、“哭上轿”等等。 现在的哭嫁仅是一种仪式罢了。
同姓婚规
土家族在同姓爲婚的问题上十分谨慎,仅限于同姓不同宗或五服以外的通婚,五服以内通婚爲大逆。事实上,到现在爲止,即使是符合土家婚
规的同姓婚姻,也还是不能爲大多数土家人认同。
土家族历史上的婚姻是比较自由的,男女双方经过自由恋爱,征得双方父母同意,即可结爲夫妻。在恩施石窑、大山顶等地,有“女儿会”的
习俗,即每年农曆七月十二日,青年男女通过“女儿会”,自由恋爱,结爲终身伴侣。改土归流后,土家族被迫实行父母之命、媒约之言的包
办婚姻,清乾隆《鹤峰县志》载:“至于选婿,由祖父母、父母主持,不必问女子愿否。如女子无耻,口称不愿,不妨依法决罚,一与聘定,
终身莫改。”
赶年
土家族团聚过年有其独特的习俗:若腊月大则二十九过年:腊月小则二十八过年。土家人把提前一天过年称之爲“赶年”。
命字
命字:俗称取号,男子多用朱漆金字木匾迎亲,迎亲前一日,亲友鸣鼓奏乐将木匾送至新郎家中。父亲率新郎拜领,谓之拜号匾,拜毕将匾悬
挂于堂壁,谓升号匾。升号匾要三吹三打,鸣炮奏乐。鸣炮后,设筵堂中,挑童子九人加新郎共十人,叫做“陪十兄弟”,并且称十人中新郎
爲“状元郎”。
九子鞭
九子鞭又叫“天神鞭”,流行于汉、白、土家各族民间,尤以白族人民最爲喜爱,他们把幸福、吉祥寄託于神灵,爲取悦神佑,伐深山紫竹,
竹顶开孔,内置九枚铜钱,鞭长约1米到1.5米左右,大小以本人手握爲适,饰以花穗赤绸,紫里带红,十分醒目。打九子鞭既可独舞,又可群
舞,少则一人,多则上百。表演者手握鞭杆,伴著唢呐不停舞动。方法有单手拍,双手舞花,盘绕。时而在脚外侧或内侧拍打,时而又在肩上
臂上轻敲,动作优美而粗犷。鞭杆舞动,古钱相擦,发出的响音富有韵律节奏,颇爲动听。动作有“天女散花”、“姊妹相会”、“雪花盖顶
”、“拦门左右”、“螃蟹夹草”等。
土家祭祀
土家人祭土地神,是爲了祈求作爲一方之主的土地神保佑五穀丰登和六畜兴旺,也保佑一村人平安、驱邪护村。土家人对土地神十分虔敬,凡
土家族地区每村每寨都有一个或多个土地庙,随处可见。土地庙形式多种,有用大理石精心搭建的,也有用四块粗毛板搭建的简易庙或依山洞
岩屋而建的土地庙。
高花灯
长沙商务车出租公司,腾飞租车,长沙租车网
高花灯是流行于永定元古坪一带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。表演时,十二人至十四人不等。配有锣、钹、唢呐、鼓等乐器。每人手中拿一盏纸扎灯
笼,内点蜡烛两根,顶扎一木偶像,用五色纸剪成戏文故事如“八仙” 、“瓦岗寨”,“梁山英雄 ”之类。高花灯表演有一套程式,要求东
起西落,进一个“半边月”,出一“月团圆”,舞个“太极图”。亦可进民房表演,叫“愿灯”,多爲祝福、还愿或爲某家喜事凑趣。打咬喝
、打口哨则只能到户外表演,叫“众灯”,是让大家看的。